2020年现在回忆起来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年改变了我之前心里最大的关于未来的不确定预期。

从19年开始显得尤为明显的是整个互联网行业伴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各个细分领域的业务增长红利都渐渐失去。表现出来就是整体投资变少了,之前红红火火的创业仿佛突然没有了,大部分小型的创业公司都难以熬过一到两年。社交媒体上也弥漫着各类业务萎缩,员工福利与薪资的各种抱怨,以及某些行业大佬宣扬的今年是以往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最好的一年。

作为一个互联网相关从业者,从七八年前亲眼看到移动互联网带动下的这一轮经济飞速发展,即便到了现在一般的民众也基本会认为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依旧在持续着。但是做为一个开发者个人在四年前从移动互联网相关需求进入平稳期,甚至是饱和的时候,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行业野蛮成长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到了19年一些细分领域似乎在不为人知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整体大环境不容乐观的前提下,更多的对未来抱有不确定预期的人显得格外焦虑。

在19年几乎所有人都在想未来会有多差,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突发的全球性质的黑天鹅事件,彻底的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轨迹,也必然的打乱了我整个2020年的计划。这么说来很多事情其实要从2019年说起。

TL;DR点击列表跳转

  1. 知识管理
  2. 经历
  3. 游戏

1. 知识管理

对个人来说其实存在着一个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就是对学习与知识的焦虑。看了很多关于个人学习,知识总结,个人笔记系统,以及个人知识库的文章和书籍。无论是从实物还是电子以及从编程角度,都没有解决自己对知识的总结以及长久保存和索引学习的问题。

我还请教了很多同事与朋友,针对个人笔记系统的构建,知识点提取以及文章与知识点的不同维度的联系问题进行了交流。最终发现我的问题虽然普遍,但是每个人针对自己的个人经历其实有意无意间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系统。而我之前一直寻找的方案实际上是普遍意义上的知识库管理,对于个人实际上是没有的。对于个人来说这个知识库实际是分门别类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生活琐事可能随便找个常用的便签系统或者手账记一下就可以了,专业知识如工作相关,做研究学习可能需要专门的工具,如onenote,甚至是打印出来进行实体保存。

随后我看到了一本书叫《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以及其同类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其实是对一般意义上的通识类信息的管理。这样管理的最大好处是便于对事件以及知识点的提取以及对于事件的还原,便于之后使用。

记录有趣的事,而不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它提倡的记录方式实际上是类似于与日式手账类似的方式,区别在不那么注重形式,如各种颜色写写画画,而是注重实物与场景的还原。简单来说你可以什么都不写,但是最好要把与之相关的物品保存下来,如票据,宣传海报,封面包装等。简单说就是如车票,电影票,照片,购物小票,名片等东西,经过简单剪切直接贴在笔记上。19年小半年我一个小笔记本下来已经鼓鼓的贴满了这种连七八糟的东西,以及随后写的想法与心得。

这其中有我在看完《哪吒》之后画了一份动画电影的票房图表,画了DF-17的飞行弹道(好中二…),以及QBZ系列枪械的分类(后来对这个没兴趣了)。而其中最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个母亲关于学校教育现状的探讨,我立刻把大概内容随便记录一下,然后联想了一下自己这几年的所见所闻,于是洋洋洒洒写了几页的客观事实(其实就是把之前的事串一下)。我在咨询了一些朋友后将在线教育定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当然后来经过多方信息收集也发现在线教育又有非常多的细分领域。

1.1 笔记系统

对于知识管理,笔记系统是一个落到实处并且非常实际的话题。

一般来说笔记系统汇集各处知识来源,比如网页剪切,随手便签,日历,照片甚至是语音,随后用专门时间进行归纳终结,并用自己的思维模式重新输出。说起来非常合理,但是做起来非常困难。第一步信息收集可以算是比较好做了,但是又会积累过多信息,导致后续的归纳与输出压力非常大,并最终导致无法坚持下去。

只是归纳与整理,如果是日常与通识类。那么一般来说只是做使用,不需要做研究类的考据,那么实际只是做现有信息的重新整理。但是对于工作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非常可怕的。在做归纳整理时会遇到各种模棱两可,甚至是关联知识。而我们收集到的仅仅是某个大型知识系统的一个片面理解,因此如果做输出则需要做大量的关联信息查询,甚至做非常多的实践。在经过长时间断断续续的坚持后,我发现找日常时间间隔做整理归纳是几乎无法做到的。简单来说就是日常工作与学习,我们遇到问题只需要联系实际考虑客观世界的一种落实的情况,如果做整理更像是在做研究,要考虑更通用的场景。

因此前一种情况本质是,我们遇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后一种情况是我们发现一个知识,由它发展而来的具体实践能在若干领域与有限制条件下能解决若干问题。

在经过实践后最终的结果是,将知识体系分门别类打散到类别与标签组成的关联系统中。随后将无法短期查询或没有遇到实际场景的分支知识进行留白,以便未来有机会或遇到实际问题再进行补充。

那么承载以上工作载体的笔记系统具体如何做?

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事,那么随便的就标签和分类的笔记工具都能满足条件。如《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里提到的日记本记录方式,手机里自带的便签,或者随便一个云笔记都可以。

但是一旦开始考虑做知识的系统性管理,一切都变得困难了起来。无论是前期的知识总结与整理,还是后来的知识点关联与索引。

我在印象笔记开始支持Markdown后将自己所有的,在各个平台和工具中的信息全部转移到印象笔记中。说实话初期还是很让人满意的,在摆脱了让人莫名烦恼又毫无意义的各类html网页排版编辑器后,纯Markdown做输入输出可以让人把全部精力放在内容的输出与输出。但是当我将全部信息转移后就出现了问题,也是从根本上困扰大家的关于内容管理的问题。即知识的核心归类与索引是根据分类完成的,表现出来就是文件夹或目录。但是分类归纳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只能隶属于一个分类的同时分类本身又带有武断和不恰当的色彩。这就带来两个问题,要么进行宽泛的GTD式的分类,但是会造成无法快速索引的问题。要么进行非常细致的大纲式进行分门别类,但是客观的事物在伴随着知识体系逐渐膨胀后是无法简单的进行归类,这又造成了分支知识体系的缺失,而这种时候只能用空分类加链接方式转移到其他子分类去。然后就全部分类使用类似于杜威十进制编码的方式进行全局排序,然后再使用手动打标签的方式打破分类维度将知识点以类似于相对于分类切片的方式联系起来。

经过我的实践,我得出的可实际操作的方式以分类为基础,以编码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同时辅助以标签的方式使知识点跨越分类维度。

但是印象笔记作为知识管理应用还是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要从他的定位和使用来说。

  • 印象笔记更像是一个收集系统,而非加工与输出的工具。
  • 印象笔记更像是对知识进行碎片化管理的产物,无法有效的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
  • 印象笔记更像是弱化的分类管理,而强调了搜索。

因此,印象笔记更像是一个对于内容的仓库,但是对于内容的成体系管理,就需要使用另外手段去构建。

1.2 知识系统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那本书记录的实际上是日常信息,注重现场与氛围的还原,目的是当你再回顾的时候尽可能的想起当时的场景与心里状况,然后提炼出有用的东西。书上还介绍了记录的信息后续如何使用,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当后续回顾以及总结的时候真的非常有用。

对于工作与学习上的更专业一些的知识,这种方式可能就有些不合适。我咨询过一些朋友,问如果看到非常好的文章,论文,以及代码片段如何进行归纳管理等。有一部分认为打印出来进行实体存档,然后建立数字化索引。从心里上说个人也倾向于实物归档,但是考虑到实际做起来非常的不便,自己也没法完全这样做。

自从国内版本的印象笔记支持Markdown后,我就将自己的主要知识型笔记全部转移到印象笔记。对印象笔记其实我根本就不关心它为国内定制的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我仅仅是不想关注文章本身的排版以及各种在线编辑器对样式的诡异处理,只是想专心的写干干净净的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久之前我就放弃了Wordpress将个人网站转移到Hexo的原因。也是我在工作中尽量在项目代码中的MD文件多写文字介绍的原因。

印象笔记只是各方面比较均衡而谈不上最好,我一直反馈的Markdown笔记无法同步最新版本的问题,也一直没有给答复。从几年前我就在网络上寻找“印象笔记的替代品”,到20年依然没有好的答案。说实话我一直有使用onenote的打算,没有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我第一次做选择的时候发现在线同步体验真实太糟糕了,其次官方没有对markdown进行比较好的支持。

自从阿里的“雀语”对外开发后,我发现很多技术类文档都转向了“雀语”。我试用之后觉得目前从定位上来说做个人知识管理并不友好。而对于单纯的文章类我对之前用过的石墨文档,以及知识点管理的幕布更有好感度。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印象笔记之类的在分类归档类的笔记系统,对于专门的体系化学习还是有很有用的。当我要回来看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大部分是被动的跟着列表再走,就像是去上一门比较难理解的课程,这时候目的是要看这个知识点有什么。而当我们主动去做知识点总结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知识,更多时候要求思维发散。我们会回忆起当当前知识点关联的或似乎没有关系的各种信息,然以归纳联并总结出相关性。这时候大纲样式的分类在做快速索引时就很难发挥作用,个人遇到好几次突然脑海中出现一个隐约的概念并试图通过各种词语关键字去描述它,然后去笔记系统里搜索。无论是分类,标签,还是全文索引结果都找不到,感觉非常的无力(后面发现是联想的关键字有微妙的差异)。

我咨询过不少人,如何在大纲似的分类里面构建跨越这种树形结构的图状关系,将其中的知识点组成类似于网状的结构。之后发现如果做到这一步就不是一个个人的笔记系统能解决的,可能要上升到知识图谱之类的高度,而这类产品大多是企业级的商业应用。另外使用开发者的视野使用一些开源软件组合起来使用似乎也能起到一定的目的,后端的结构可以拼凑一下,但是跨平台前端一直是一个人难以完成的。

之后我看到了像NotionRoam ReasearchObsidian一类的笔记软件,它们给了我一些使用个人笔记构系统建知识体系的新思路。

1.3 阅读

2018年到2019年我的阅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总是看一些技术书籍,到后来开始看一些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书籍。同时也有阅读偏文学类作品的喜好,也渐渐接触一些知识付费相关的通识类书籍。

首先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完了森见登美彦《四叠半神话大系》,以及开发设计DDD方面的书籍。随后在专门的移动设备(包括kindle和口袋阅)读完了之前完全看不进去的,如《论中国》、《历史的教训》、《大国雄心》、《从1到无穷大》、以及一些文学类书籍,顺便也看了《指数基金投资指南》(笑)等。我不得不说很多文字自己仔细看一遍,甚至是抱着实体书一页一页翻着默读一下,这种感觉和在电脑上一目十行带来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我认为以何种形式去阅读并不重要,关键点在于能进入一种氛围达到专注的效果,这方面实体书从仪式感的角度能比较好的达到这个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个人最大的收获是,从一开始看到与经历过的事情我都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办。现实是在客观世界由于个人接触的事物与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又或是存在大量的不确定与随机因素,所以经常在面对客观事物时产生强烈的无力感。所以与其去思考怎么办,不如去思考事件发生的因素是什么,正确的看待自己在整个社会运转中所扮演的角色。尽量看清事物发展的脉络,而不静态与感性的看待事物,否则最终导致感觉自己处处碰壁不被理解。现在网络上存在一种非常感性的由结果推原因的思潮,即遇到不理解的事件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与获得的非常情绪化的网络信息,开始在脑内构建出一套尖锐对立的思维模板,同时自己代入受害者或弱势群体的视角。最终感觉其它人都是邪恶的,他们做什么事的结果肯定是在压榨像自己这样的弱势群体。而与之源头上相反的是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是自己脑内构建的世界的主角,自己认为是的概念就绝对是正确的,是世界的准则,与我意见不同的都是坏人都是世界的对立面。也许这是信息高速流动进而引起的快速的不加思考的判断慢慢积累产生的结果,所以在纷繁环境中理性与客观的独立思维方式更是尤为显得重要。所以我就又一次思考《攻壳机动队》中提到的网络中的个体,但是我想现实往往更复杂,因为还存在专门做营销和流量管理的一些人,最终导致了非常奇妙的网络氛围。

阅读而不是去看新闻以及与之相关营销内容。我之前听到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国内的网络环境是十个人里有五个阴阳怪气的人,三个吃瓜群众,只有两个正常人。我虽然觉得这似乎有问题,但是却无法反驳因为很难拿出数据上的证据。我想也许是19年到20年大家都觉得工作生活不顺利,纯粹是这种思想在网络上体现出来而已。一些人不加思考大胆评论一番,引来另一群人唯恐事情不够大。阅读至少能避免自己陷入上述困境,首先能学会有逻辑的思考,而不是感性的口无遮拦。另外就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决定着我们思考的深度。正确的理解别人要表达的观点与主旨,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实际生活在其实是非常苦难的。

所以,尽可能的去阅读吧。

2. 经历

遥想当年我还在使用诺基亚的音乐手机的时候,在重庆某个电脑城看到所谓的Android手机,看到这卡顿的界面我当时还完全没有意识到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随后我来到深圳莫名的参加了南山科技园的一个创业路演,在看到黑压压的人头后,我觉得新的时代真的要来了,果然紧接着就是互联网的后半段,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到了19年末,互联网行业基本告别了之前的野蛮事的成长。整个行业开始焦虑了起来,而作为行业的一份子又开始思考自己何去何从。

2.1 观影

观影部分内容分为电影,剧集以及番剧。这里面个人关注的大头实际上是电影。特别是一些文艺片,以及艺联放映的小众影片,我都会把电影票留下来贴在笔记本上,然后写几行第一时间的想法。比如当时看完《未来的未来》播放staff表的时候,脑内开始自动播放《夏日大作战》的ED非常奇妙。番剧中最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看完《鬼灭之刃》EP19-《火神》 之后洋洋洒洒写了三四页的“观后感”,还贴了原作者对本话的评价,新的台柱子列表,声优推文等,现在想了想也感觉好羞耻…。

对于电影来有时候又无法下笔,如《平原上的夏洛克》我把电影票贴上去,照片也贴上去,空了一两页的纸准备写点东西。但是每当我找个时间拿起笔想写东西,总感觉很多线索糅杂在一起,看不清自己的主要想法。导致迟迟无法下笔。当然还包括更早前的《暴裂无声》。

经历了19年底的黑天鹅事件,20年的电影市场遭遇巨大的冲击。在国内电影院复工后上映了不少之前的经典影片,这其中我又去看了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星际穿越》。

上述影片依次是《朝花夕誓》、《天气之子》、《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企鹅公路》、《未来的未来》

这其中需要单独拎出来说的就是《天气之子》。在看前半段的时候我觉得是正常发挥,观感上和《你的名字》有相似的感觉高密度的作画,有节奏的情节安排。《天气之子》也继承了传统快速叙事并切入正题,唯一让我出戏的是出来后男主形象总会出戏到某个人黑衣剑士。而女主几次面部仅景都都好像“莓良心”,让我一度怀疑是不是锦织哥哥有参与。同时女主侧脸还一股子渋谷凛的感觉,尤其是后面深夜谈话的时候还是蓝色瞳孔,让我一下子开始担心后面剧情了(笑),后面STAFF表也只看到了田中将贺。

《天气之子》算是商业片的典范了,严格的时间控制,优质的作画,一气呵成的剧情与皆大欢喜的结局(听说结局还是被资方要求改的)。而我从那时一边高兴新海诚这样的动画监督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同时也为看不到像之前那样倔强的文艺气息而惋惜。到了《天气之子》我感觉制作上是越来越成熟,但是剧情走势却让我觉得差了些什么。尤其是当staff表播完后我还在想难道没个后续交代吗,这真的就这样了吗?在等电梯的时候听到几个女孩在说什么视听盛宴,我就在想是不是之后伴随着商业合作越来越成熟,诚哥就做个挂名就可以了?那可太可惜了。

其实是《朝花夕誓》,也许是TV动画的受众和长度与剧场版不同,同样是冈田麿里但是剧场版透露出的那种人物与感情的细腻程度让我非常的吃惊。所以这部剧场版应该定位为一般意义上的大型文艺片,而不是所谓二次元受众的动画电影。《胰脏》我只是觉得因为有了如此优秀的《四月是你的谎言》,让我不经意的形成来的对比,反而结尾给人以纪录片的味道。《企鹅公路》早早看完只是去补了个票,比较遗憾的是并没有融入“森见宇宙”。《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挂着科学猴的名号,缺少了期待的味道。

当然引进的还有《Fate》、《千与千寻》以及让人没有想到的《游戏人生》,没有引进的《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啊》、《Hello World》、《时光沙漏》、《想哭的我带上了猫的面具》个人觉得题材比较小众,很多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

最后我还是觉得要说一下《未来的未来》。前面的叙事也许很多人觉得一般,我却觉得非常的好。但是最后的火车站情节,我认为是强行带入大人的视角来讲孩子的故事,并且整体氛围非常糟糕用力过猛,导致与前面有非常大的割裂感。最后再次引用那句话,“我在未来等你”。

上述影片依次是《绿皮书》、《海上钢琴师》、《平原上的夏洛克》、《祈祷落幕时》、《美丽人生》

院线上映的电影,首先我有印象的是《绿皮书》,就像一个朋友说的那样,整体非常顺畅观感非常好,一板一眼结构精巧的教科书式影片。仅此而已。

《海上钢琴师》与《美丽人生》我是不知道为何会上映,不知道和吉卜力的电影是不是一个原因。而这两部电影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值得感觉疲惫和休息放送时一遍遍的看。《祈祷落幕时》给我的触动非常巨大,我并没有度过东野圭吾的很多原版小说,但我看完电影后我真的难以想象所谓的“社会派推理”能有这样的效果。

不过我最想说的还是《平原上的夏洛克》,我因为之前看到这是FIRST出来的作品于是就上映后去看了。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非常奇妙,首先是非常亲切的北方农村的场景与叙事,然后是非常朴素的拍摄和演技。在现实内容表现的异常真实的前提下,又让人感觉似乎特意对着摄像机拍纪录片一样,尴尬到可爱。这部电影直接又简单的叙事,反应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但是他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因为它只是在叙事。大部分时候我都是非常愉快的想看他们如此真实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能有什么奇遇,直到最后塑料薄膜里游动的鱼,让我意识到如此粗狂的的北方汉子内心如此真实的温柔的一面。

上述影片为《我的三体,章北海传》、《雾山五行》

《雾山五行》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其实与其说内容它的特别之处是作画风格,以及这种风格能表现的如此有魅力和魄力。

永别啊/我曾凝望/曾是航向的日出/末路残烛
容我吹熄/藏起火种/向宇宙远渡
点燃星/亲手点燃目光尽头的准星/让夜降临
让陨石重启如萤火虫闪烁的飞行/破灭魂灵

与其说《章北海传》开播后这让人难以置信的“技术爆炸”带来的令人惊艳的表现,而当这首《夜航星 (Night Voyager)》响起时,伴随着歌词给观众的触动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情感迸发。我和很多人一样当时刚来到深圳拿着第一部i9100每日每夜的开始看《三体》,在下班的路上不知道几次做过了站,也不知道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我当时真的很难想象国内有如此“硬”的科幻作品,以及这如爽文一般一次次突破读者想象力的情节。与其说是文学作品我想这部作品将来更大的意义可能是掀起新的一轮对科学技术的渴求,但是这种科普类文学究竟能起到多大推波助澜的力量,我却完全无法预料。

《章北海传》的成功我认为是归功于植根于MC又摆脱MC的那种在当下环境中,难得的轻人物外表而重内涵与叙事,同时有非常符合观众预期的改编,以及最为重要的配音问题。难得的造就了在各类流量冲击下,相对客观的接受了《三体》本身相对冰冷的叙事与情节为导向的这种风格。当然了毕竟电工“文笔差”,不会做人物塑造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笑)。也许是对很多情节已经烂熟于心,同时又看过了很多对于剧情解读的文章。于是很多人物台词都给人耐人寻味的感觉,所以当《夜航星》的歌词伴随着旋律伴迸发而出时,听众几乎能从每个词中回忆起一连串的情节,给人强烈的感染力。

最后我认为综合起来说2020年度动画电影属于《心灵奇旅》。

2.2 我的2020

在经过了18年与19年,以及经历了一些事,我总结归纳了几个未来的发展方向,再加上之前网络上各种关于未来的预期,于是在2019年12月的时候以有事回老家为契机,准备开始一轮游历。

2019年12月中,我从宝安机场到河南新郑机场,随后做出租车到郑州新城区(就是全是新楼的片区,叫城区也许不太合适)。早上8点47上车,9点36下车历程7.9公里,结果司机要了我197块,后来下车问了朋友发现果然还是被坑了。在路边喝了碗地道的胡辣汤后,身上的寒意一扫而空,随后进入正题。我咨询了郑州(更确切来说是整个河南)的发展与就业情况,到了这里我不得不说虽然郑州在河南来说已经发展的非常不错了,但是个人作为一个软件技术人员还是认为发展趋势非常严峻。

在准备从给家里出发的时候我想起来似乎我还没有坐过高铁,这主要得益于老家尴尬的地理位置,高铁都是经过,所以我觉得先到武汉再高铁到深圳。于是我买了一张红皮火车的票,想着在湖北找个朋友聊一聊然后就直接回深圳。老家在一个以煤炭为主的重工业城市,随着国家的清洁能源战略的推广,城市的发展方向显得非常尴尬。但是随着国内一二线城市各种市场的相对饱和,也许未来会有下沉市场的机遇。其中比较让我惊讶的是在一个旧广场的位置建起来一个万达广场,这与周围在我记忆中存在十几年的老旧小区以及在长辈记忆中就存在不知道多久的老百货大楼比起来,显得格外的时尚与现代。12月的北方城市已经开始冷起来了,街道上高大的绿化树木也基本落光了树叶,我看着这从我小时候就仿佛没有变过的街道,与对面风格完全格格不入的万达广场,内心有说不出的奇妙感觉。

拥挤的小型火车站,难得的买到了坐票。看着这熟悉的进站口与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陌生人,让我想到之前上学时挤绿皮车的场景。上车坐好听到周围全是熟悉的家乡话显得格外亲切,当火车启动时外面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不知道为何突然一阵无法名状的感觉涌上心头。正当心情非常低落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熟悉的场景,火车上的推销员。伴随着河南版的普通话,在我头顶山说着牙膏,牙刷皮带什么的,和我记忆中相比多了一些电子产品,看到这种场景我不自觉的笑了出来。

到了襄阳已经是深夜,于是在一旁的一个酒店就先休息了。关于襄阳我之前又有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在我上学的时候襄阳还叫做襄樊,是进入河南西部的必经之路。当时买火车票非常困难,有一次没有买到票于是只能买到去襄阳的票。那时候冬天真的感觉好冷,外面的广场都有堆的厚厚的雪堆。当时找了个网吧呆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觉得去火车站也许能暖和一些。当时车站里感觉挤满了人,不过至少顶部吹下来的暖气让人舒服一些。一班车出站后在候车大厅找了个位置难得的躺着睡了一会,后来算好时间在下一班绿皮车要上车时,跟着茫茫多的人挤上了车(没票)。不过在我回忆中似乎有两次这样的经历,区别在于一次买到绿皮车的票,一次没买到。所以这次故地重游竟然想都没想去了旁边的酒店,真是有不一样的滋味。也正是我在进入房间后才突然有了新的打算,也许旅行也并不像小时候想的那样昂贵和遥不可及,于是我立刻打算起来准备在春节假期来一次西南旅行,从深圳出发经过贵州,重庆再到达成都。结果后面没想到经历了如此大规模的全球化的黑天鹅事件,我在出发前的一天退掉了机票…

在襄阳期间我也思考过,作为河南西部出入的必经之地是否有不少发展的前景,特别是有了改名这个动作。后来又听说襄阳要建大学和修地铁,同时在到高铁站的出租车司机聊天中也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与好客。在从襄阳出发到汉口的的高铁上,我拿出了《AI未来》。这本书上谈到的很多观点在后面确实得到了验证,也正是看了这本书让我把未来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定位到了大数据相关领域,以及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捡起高等数学,重新学习大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同时也正是看书的瞬间,让我感觉有非常强烈的即视感,于是我想起来之前考驾照的时候已经坐过了高铁,感觉在河南湖北转了几天的乐趣瞬间减少了很多。

后来回到深圳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同时也准备着过年的旅行。后面的事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伴随着武汉发布的情况越来越紧急,我感觉事情似乎并不这么简单,于是在放假的前一天退掉了机票,并在放假的当天买了一套厨具开始做饭。春节的几天虽然网络上气氛非常紧张,但是相反的深圳处于人口流出状态,反而因为显得不那么紧张。不过已经开始在外出买菜购物的时候进行了“全副武装”,尤其是很多超市都在地下,每次回来都要多洗几次手反复喷消毒酒精才放心。也正是之前坐或者经过汉口的经历,让我在这段时间也是格外的紧张,同时又因为我之前的旅行规划以及相关的2020年整体规划被打乱,让我整个假期都忧心忡忡。后来又因为整天憋家里,看着网络上各种消息感觉浑身不舒服,随后去医院做了一次体检才安心了起来。

这也是我第一次见过如此空旷的医院,感受到全程不用排队立刻出结果的体验。同时我全程开着zoom软件参加公司的线上会议,惊讶与现在的多人在线视频竟然已经成熟到如此的地步。回来的时候抱怨这医院检查真是贵,以及看到路边的还没开业的店铺听司机师傅预测未来走势以及深圳人员回流的时间,武汉正式放开的时间。现在想想果然是与社会接触比较多的人看这种事要清晰透彻一些。后面伴随着第一波复工,每天上下班的地铁成了最紧张的时刻。手套,口罩和帽子戴的严严实实,到了之后先拿酒精到处喷一下,口罩帽子摘了要再喷一次。

伴随着复工的有序进行,住处旁边的小区终于开发人员流动了。于是我难得的终于又吃到了美味大酸菜鱼,虽然之前漂亮的陶瓷碗换成了纸质,不过这口味依旧,在独自做了一个假期的难吃的菜之后,那种美味的感觉真的很感动(笑)。

现在转眼间到了2020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很多。虽然看到外部信息依然会感觉到焦虑,但是给我了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让我更加理性与客观的看待已经发生与未来可能以及将要发生的事,我对2021以及更远的未来充满了信息

2.3 游戏

19年的两款游戏《明日方舟》与《死亡搁浅》给我非常的大冲击,这冲击并不是因为游戏内容,而是让我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用心做一件事竟然能做到这种程度。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小岛秀夫强大的自律与管理协调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以及整天给人感觉是摸鱼状态,突然的就做完了一款质量与完成度如此之高的游戏。虽然说我个人平时也在尽自己所能尽力能认真与用心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像《死亡搁浅》这种让玩家甚至是“云玩家”都能感受到的这种用心的感觉我真的是很少遇到。

伴随着料峭萌芽,膨胀至早歌的暖意。

思考了许久放弃了各种活动图与插画,最终选择了这首《春弦》的图。2020年的整个五一假期我都是在一边循环着这个音乐,一边全力做代码重构。

2020年复工后我也常常循环自己的歌单,其中当我循环到《Speed of Light》就会回想起19年末令人愉快的“喧闹法则”。在那种工作紧张,同时外部各种让人糟心的新闻的时候,回想起活动剧情的瞬间仿佛一下子胸口某些沉重的东西放下了。《明日方舟》我是在好几年前就关注了,当时看到的是德克萨斯的详情界面,我立刻就被这UI设计与角色设计给吸引住了(现在看来UI风格扁平了而不少)。之后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这游戏什么时候开测,就是因为一直等所有也被叫做“明年方舟”。等到正式上线后我能天使开局给我非常不错的前期体验,但是真正吸引我的还是很有特色的UI以及非常奇妙统一在一起的人物设计,以及角色设定。

这是让我深切的感受到用心做事,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后来听到了横山克作曲的《春弦》,这熟悉的风格,背景图上的夜莺和末药再加上远处的雪山。当时感觉在内心积累很久的感情都满满的流淌了下来,不自觉回想起春节假期到现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无论是身边的还是远方的,不自觉发出一声长长的感慨。

最后是给了我足够惊喜的星际拓荒(Outer Wilds),本来我认为这是个小团队做的图一乐的小游戏。风格与设定足够“可爱”,情节也足够“搞笑”的轻松小游戏。直到探索到了主线剧情后,感觉严肃了起来。再后来通过解开谜团了解到S/L机制后我真的是被震惊到了,特别是到时间与空间的尽头,所有的探险者聚集在一起。每个来自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旅行者拿起手中的乐器共同奏响了这首《Travelers》,伴随着拥有口哨声的主旋律飞向远方,随后渐渐的淡去成为宇宙的背景音。在意犹未尽中看着宇宙重归田园,孕育出新的生命,我对这个游戏的感受到达了新的高度。

“我等不及再和全组再演奏一次了,我可以开始了吗? 我可以开始了吗? 我可以开始了吗? 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进入了眼,我真好奇会发生什么事 你觉得呢。时间伙伴?准备好开始演奏了吗? 你觉得呢,我该把口琴拿出来吗?”

“星星都离着我好远,没有一颗愿意陪我”

“虽然已经轮回了无数次,但我依然烤不好这个棉花糖。这说明什么?说明,我还是最初的那个我啊。”

“看来连死,都不能死在家乡的故土上,这可能就是……我人生中最后的遗憾吧,嗯?等等,我被我家乡的地心引力拉回去了!起码我最后,不是孤独地死去。”
“只要思念还在,宇宙再大,也不觉得孤独。”